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推薦新聞Info
-
> 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劑濃度、氣水界面張力變化(四)
> 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劑濃度、氣水界面張力變化(三)
> 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劑濃度、氣水界面張力變化(二)
> 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劑濃度、氣水界面張力變化(一)
> 不同溫度和壓力對AOT穩定CO2乳液的界面張力影響(三)
> 不同溫度和壓力對AOT穩定CO2乳液的界面張力影響(二)
> 不同溫度和壓力對AOT穩定CO2乳液的界面張力影響(一)
> 基于表面張力等分析油酸鈉體系下磁化處理對赤鐵礦和石英浮選分離效果的影響
> 浮選藥劑的性能、組合用藥機理及協同效應的影響因素(二)
> 浮選藥劑的性能、組合用藥機理及協同效應的影響因素(一)
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劑濃度、氣水界面張力變化(一)
來源:天然氣工業 瀏覽 9 次 發布時間:2025-02-07
裂縫性氣藏水封氣嚴重影響氣井產能發揮,通過降低井底壓力來降低裂縫中壓力以形成較大的基質—裂縫壓差是實現解封的重要手段,但影響解封過程的眾多因素尚不明確。為此,開展了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壓差測試實驗和微觀排水孔隙尺度模擬,明確了不同因素對解封壓差和解封效率的影響規律,建立了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壓差預測模型,揭示了水封氣解封過程中氣體微觀排水特征、流體微觀分布演化規律以及不同因素對氣驅排水解封的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①解封壓差是評價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難易程度的重要指標,儲層滲透率、潤濕性、氣水界面張力、水封程度和裂縫壓力是影響解封特征的關鍵因素。隨著基質滲透率降低,水封段塞對氣體流動的阻礙作用增強,解封壓差大幅增加;同時,解封壓差會隨著水封程度和裂縫壓力的增加而增大。②利用潤濕反轉劑可改善孔隙壁面潤濕性,降低氣水界面張力,且隨著基質滲透率增加,潤濕反轉劑更容易進入基質孔隙并改善其潤濕性,解封壓差的降低幅度更顯著;但隨著潤濕反轉劑濃度的增加,由于表面潤濕性和氣水界面張力的共同作用,解封壓差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③解封效率是評價解封效果的重要指標,且不同因素對解封壓差和解封效率的影響機理存在差異。當裂縫內壓力增加時,氣體微觀波及效率提高,解封效率增加;隨著潤濕反轉劑濃度的增加,解封效率呈現先降低后上升的趨勢;孔隙壁面潤濕性由親水性轉化為疏水性,對指進現象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夠大幅提高解封效率;同時氣水界面張力降低,對指進現象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解封效率略微降低。結論認為,裂縫性水封氣藏可通過降低井底壓力和注入潤濕反轉劑的方法實現解封,對該類氣藏的高效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實驗
為了研究氣藏儲層滲透率、水封程度、裂縫內壓力和潤濕性等因素對解封壓差的影響,設計了不同巖心滲透率、水封段塞長度、出口端裂縫回壓、潤濕性的水封氣解封實驗,研究解封壓差變化規律。
1.1材料與儀器
實驗材料:長度為70 mm、直徑為25 mm的人造砂巖巖心(表1)、純度為99.9%的氮氣、礦化度濃度為5%的模擬地層水、蒸餾水、潤濕反轉劑(上海福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TF282型氟碳表面活性劑),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實驗溫度設定為儲層溫度50℃。
表1巖心參數表
1.2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壓差測試
實驗流程包括以下3個階段:
1)實驗前的體積標定。計算連接實驗裝置的管線與接頭處存在的固定體積,包括巖心出口端三通閥與采出液計量器間的固定體積(V1)以及三通閥與巖心夾持器巖心間的固定體積(V2)。
2)水封段塞制備及裂縫內壓力控制。將巖心夾持器垂直放置(圖1),使用驅替泵從巖心夾持器下端(出口端)低速注入不同長度的水段塞來模擬不同的水封程度,此時巖心出口端面與巖心夾持器堵頭間形成的裂縫中也充滿水。通過控制出口端壓力(回壓)可直接控制裂縫的壓力,從而研究基質—裂縫間壓差變化對解封過程的影響。水封段塞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Lw表示水封段塞長度,cm;Q表示注入速度,cm3/s;t表示注入時間,s;V1表示巖心出口端三通閥與采出液計量器間的固定體積,cm3;V2表示三通閥與巖心夾持器巖心間的固定體積,cm3;V0表示巖心體積,cm3;?表示巖心孔隙度。
3)氣體增壓注入。將巖心夾持器水平放置,利用注入泵以恒定速度向入口端注入氣體,以增加巖心中水封段塞兩端壓差,直至出口端氣體突破則停止加壓,此時巖心兩端壓差為解封壓差。另外,可通過改變出口端回壓來模擬不同裂縫壓力,通過改變巖心滲透率、水封段塞長度和巖心出口端回壓,研究不同因素對解封壓差的影響規律。
具體實驗方案如下:①滲透率,分別選取5.0 mD、1.0 mD、0.5 mD、0.2 mD、0.03 mD和0.012 mD的巖心進行實驗;②水封程度,根據式(1)設計水封段塞長度為0.1~4.0 cm;③裂縫內壓力,通過改變出口端壓力來模擬裂縫中壓力,巖心出口端回壓分別設置為5.0 MPa、3.0 MPa、1.0 MPa和0.1 MPa,圍壓設定為15 MPa;④潤濕性,首先開展巖石表面潤濕性測試實驗,弄清不同潤濕反轉劑濃度時的潤濕特性,然后利用潤濕反轉劑濃度分別為0.001 5%、0.003 0%、0.010 0%的溶液改變巖心潤濕性。
1.3潤濕反轉劑作用下的界面性質測試
氟碳表面活性劑具有獨特的化學結構和物理性質,能夠降低氣水界面張力,同時將巖石表面的水潤濕性轉變為氣潤濕性,達到降低解封壓差的作用。通過不同濃度的潤濕反轉劑對巖樣薄片進行表面潤濕處理,采用全自動界面張力儀和光學接觸角儀測量氣水界面張力和接觸角,進而確定不同潤濕反轉劑濃度下的潤濕特性。具體實驗步驟為:①選用氟碳表面活性劑TF282,配制質量濃度0.001 5%、0.003 0%、0.005 0%、0.010 0%、0.020 0%的表面活性劑溶液;②對不同濃度的表面活性劑進行氣水界面張力測試;③將巖心切成2~3 mm厚的薄片,拋光打磨后放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劑溶液中老化48 h;④將老化后的巖心薄片放置在鼓風干燥箱中進行干燥,干燥后取出冷卻備用;⑤將巖心薄片放置在光學接觸角測量儀上,采用懸滴法測定不同濃度條件下表面活性劑處理后巖心薄片的接觸角。